技术常识

摆线马达工作原理解析_早掌握让使用更得心应手

所谓摆线马达,其实就是指一种低速大扭矩马达,因具有结构简单、体积小、转速范围广、价格低廉、结构简单、使用维护简便等诸多优点,故而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农机、工程、建筑机械等行业领域设备中。为进一步提高摆线马达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率,本文现就摆线马达的基本工作原理作以如下简单介绍,希望能给大家日后的使用提供一些帮助。

 

因为摆线马达配油套与转子同步,所以转子自转一周,壳体上的七个配油孔共被配油套的十二个间隔封闭84次

 

进油流向顺序:壳体进油口→配油套环槽→配油套纵槽→壳体配油孔→隔板→转定子。

排油流向顺序:转定子→隔板→壳体配油孔→配油套纵槽→配油套环槽→壳体回油口。

转子的旋转运动包括自转(绕本身中心使高压齿腔扩大的方向旋转)和公转(绕定子中心以偏心距为半径旋转),转子的自转与公转方向相反,自转通过联动轴传递给输出轴。转子自转一周,公转为六周,有42个较大容积的压力油推动转子转动,因此,这种摆线马达排量大,能够低速平稳的旋转。

沿着转子公转的方向,转子与定子连心线的前侧的齿腔容积变小,是排油腔;其后侧容积变大,是进油腔。当连心线通过转子的两个齿根时,进油完毕,出现较大齿腔;当连心线通过转子的两个齿顶时,排油完毕,出现较小齿腔。要保障转子连续旋转,须有相同规律的配油机构与其配合,始终使其连心线前侧齿腔与排油道相通;而后侧与进油道相通。由前所述,摆线马达配油机构是由壳体和配油套组成的。配油套上的十二个纵槽(配油槽)所形成的十二个间隔,通过定位装置,与转子的齿根和齿顶一一相对,并保障在出现较大与较小齿腔时能封闭壳体的配油孔,以隔离配油套的进、排油槽。考虑到加工误差和花键间隙,这个间隔所对应的中心角一般比壳体配油孔所对应的中心角大0.5°~1°(称之为困油角α)。

因为摆线马达配油套与转子同步,所以转子自转一周,壳体上的七个配油孔共被配油套的十二个间隔封闭84次,而转子与定子相应地形成较大与较小封闭腔各42次,统称为封闭腔。每封闭次,在封闭壳体配油孔的那一转角(a)范围内,转定子的进油与排油各有三个齿腔,一腔被封闭。当摆线马达转子由较小封闭腔转到下一个较大封闭腔出现之前,为四腔进油,三腔排油;当转子由较大封闭腔转到下一个较小封闭腔出现之前,为三腔进油,四腔排油。【具体可参考《摆线马达的油封相关知识您不得不知》的相关内容】

 

温馨提示:充分了解摆线马达的工作原理不仅是保障马达正常使用的需要,同时,也是提高马达综合利用率,避免出现异常故障问题的关键,为使马达的应用价值得以较大程度地发挥,还望相关使用人员务必加强对马达各方面知识的了解和掌握。